1、采暖不再大马拉小车可以根据用户房间面积和采暖热负荷的大小设定最大采暖输出功率,做到“用多少,给多少”!2、可选地暖专属温度设定地板采暖系统的水温最高可达50℃(=45+5),无需单独安装地暖系统限温,保证地板采暖系统管道在安全温度下运行,同时也保证了采暖系统的最佳舒适性。3、用不坏的水力组件水力系统采用高品质的黄铜,没有塑料原件,有着最佳的可靠性和安全性。4、遥控控制,节能方便不仅可以匹配室内
428 人看过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很大,而针对不同的气候条件,各地的建筑节约能源设计也应有不同的设计方案,因此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将中国划分为了7个主气候区。其中,夏热冬冷地区指的是1月平均气温在0~10℃之间且7月平均气温在25~30℃之间的地区。事实上,不光建筑节约能源设计存在夏热冬冷的问题,生活热水也可能有这种现象。随着燃气壁挂炉已被越来越多的家庭使用,她带来灵活采暖的同时
525 人看过
上期我们介绍了斯克燃气自动校准系统的一些优势,本期小编继续为大家深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究竟什么是I.C.S.I.C.S.(Intelligent Combustion System),即燃气智能燃烧系统,也称燃气自适应燃烧系统。传统的预混冷凝壁挂炉是基于气动式燃气阀,此类气动式控制系统有许多优点,但也有一些局限和不利的方面。例如,虽然在工厂生产线上对壁挂炉燃气系统进行了预设置,但在安装时由于安装环
213 人看过
什么是独立采暖?回答:独立采暖系统,是从欧美发达国家引进,是指一个热源只为一个单元或一栋小型别墅提供采暖用水及生活热水的系统。 套管机的概念是什么?回答:套管机是采暖水和生活水都在一个复合式的换热器里面加热。其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生活热水即时加热,加热速度快。 什么是壁挂炉?回答:燃气壁挂炉是一种以燃气为主要能源,提供温暖舒适的居家供暖及生活用水的家用设备,它可以接驳散热片、地
721 人看过
意特尔曼设计和研发了ICS智能燃烧系统-一种可以让City Class K(斯克)冷凝壁挂炉更智能的系统,可根据不同的燃气气种和压力,锅炉可以实现自我控制、调整和适应,自动调节至燃烧最优值。冷凝炉有诸多优点,如:更节能省气、更环保等,但冷凝炉的运行要求也略高于传统壁挂炉。对用户来讲:通常情况下,壁挂炉在出厂前,厂家会根据标准燃气压力值调节好壁挂炉的燃烧系统,但用户家中燃气压力不一定为标准值。Cit
302 人看过
众所周知,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家用电器均需要粘贴能效等级标识。能效等级越高,相同工况下就更节约能源,在为客户节省开支的同时还保护了环境。 对于壁挂炉而言,能效等级的界定对应着壁挂炉热效率这个主要参数,而壁挂炉的热效率是什么意思呢?它指的是壁挂炉的热输出与热输入之比。热效率越高的壁挂炉,燃气的利用率就越高,也就越省气越节能。 如果仔细研究不同品牌壁挂炉厂家的能效标签,二级能效产品的额
1427 人看过
1、南方地区为什么需要供暖?南方地区累年日平均温度低于5℃的日数为115天,平均湿度为74%,对采暖有强烈需求。为什么长江流域冬天感觉特别寒冷?长江流域尽管冬天的平均温度比北方城市要高一些,由于长江流域几乎所有城市的气候条件都是湿度比较高,尽管冬季的环境温度比北方城市高一些,但人体的感觉却是非常寒冷。 2、选择燃气壁挂炉有哪些优点?①、不受采暖季节限制,只要有需求,随时可启动锅炉供暖;②
491 人看过
进入夏季,天气一直持续在30度左右的高温状态,这时候最必不可少的就是空调。夏季最爽的操作可能是,躲在空调屋吃西瓜吃小龙虾吃烧烤……这才是夏天的正确打开方式。 当各位能人儿们陆续享受时光时,在冬季一直服役的壁挂炉,也开启了夏季模式。由于壁挂炉是一种集水、电、燃气为一体的复杂设备,经过长时间的运行后,由于水质、电路等原因,形成的积碳、水垢等杂质,极易影响采暖的舒适感和生活热水的温度。为了让燃
268 人看过
取暖设备是我国北方地区家家户户都离不开的设备之一。随着北方“煤改电”、“煤改气”的大力推进,燃煤供暖被逐渐取消,壁挂炉、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和商用空调等供热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对于这种具有循环水的闭式供热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水质、供暖系统材质的问题,经过长时间的运行,都会出现水垢、锈蚀等诸多问题,进而导致管道堵塞、供热不佳、锅炉噪音、效率降低、换热器烧损等等问题,继而对系统产生破坏并引起一系列故
244 人看过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节能环保的重视,以及部分城市对家庭能耗产品限排政策的出台,使得冷凝壁挂炉成为市场新宠,很多消费者都有给家中常规壁挂炉进行绿色升级的打算。到底怎样选择高质量的冷凝炉,意特尔曼壁挂炉小编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假冷凝还是真冷凝?冷凝壁挂炉虽然进入中国市场较晚,但在欧洲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热效率能达到108%以上。在中国,随着国内市场的飞速发展,一些厂家
236 人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