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规范公共场所室温控制指标,涉及办公建筑、博物馆、地铁等

2023-07-18 16:01:17 48

新京报讯(记者徐美慧)记者从北京市发改委获悉,近日,北京四部门联合出台《北京市公共场所室内温度控制导则(试行)》,办公、商业等九种类型公共建筑以及地铁、公交等典型公共场所的室内温度控制指标进行规范。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落实《北京市进一步实施方案(2023年版)》,进一步科学规范和引导北京市公共建筑和空间的室内温度控制,北京四部门联合出台《导则》,推动不同类型公共场所空调系统的精细化管理,助力北京市降碳、绿色发展。

进口壁挂炉展示




《导则》包括5个方面共46条。在现行政策文件的衔接方面,《导则》结合《公共建筑 室内温度控制管理办法》以及多种类型建筑设计规范,科学设定室内温度控制指标值。具体室内温度、相对湿度的检测方法,要求参照北京市《公共建筑室内温度监测标准》执行。




温度计.png

《导则》制定办公、商业、宾馆、教育、交通、体育、观演、展览及博物馆、图书馆等九种类型公共建筑以及地铁、公交等典型公共场所的室内温度控制指标,对于医疗、卫生等对室内温度有特定要求的特殊场所不作要求。其中,办公建筑、教育建筑室内夏季控制温度均为26℃,冬季控制温度依据不同房间类型控制在18℃、20℃。宾馆、交通等类型公共建筑均有各自要求。

《导则》充分考虑室内相对湿度、屋顶天窗面积、特殊服装需求、人员等不同因素对于室内人员热舒适性的影响,制定室内实测温度的修正方法。其中,在夏季供冷期内,主要考虑室内相对湿度过高、大面积天窗导致的太阳辐射过大、室内人员由于特殊工作要求导致着装偏厚、偏大等因素对人员冷热感觉的影响;在冬季供暖期内,主要考虑室内人员特殊着装要求因素的影响。

实际场景中的应用


例如,观演建筑舞台的夏季控制温度为26℃,夏季相对湿度为40%-65%,某舞台的夏季室内温度实测值为24.2℃,室内相对湿度实测值为58%,由于表演人员的演出需求,实际服装厚度远大于通常夏季服装,此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获取对应的服装热阻和人员能量代谢率。


14德姆灰色.jpg



在管理、技术方面,《导则》提出8条管理措施、12条技术措施。包括优化控制空调供暖系统的启停时间,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或专业单位托管等模式进行室内温度控制管理,优化设计舞台、商场中庭、航站楼等特殊公共场所的空调系统方案,采取智能诊断技术检查空调供暖监控设备的有效性等,进一步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摘自《新京报》